近日,農業農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自然資源部制定印發《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(2023—2030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,對促進設施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。 《規劃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以穩產保供和滿足市場多樣化 ...
2023-06-15進入互聯網時代,各行各業都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得到了發展和進步。進行農業技術推廣,也可以充分利用“互聯網+”的優勢,促進農業發展,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助力。在“互聯網+”的支持下,農業技術推廣有了新的生機和活力,可以有效打破原有的推廣方式,突破時空限制,加快技術推廣速度,拓寬技術推廣范圍,進而推動農業可持 ...
2023-06-08近日,河南多地接連降雨導致待收割小麥發霉發芽的視頻刷爆網絡。眼下恰逢小麥收獲季,25日以來,連續6天的大雨給當地小麥收割帶來較大影響,也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。 河南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,河南的糧食安全不僅直接關乎當地農民的“飯碗”,也關乎國家糧食安全。針對當前小麥收割形勢,官方已全面開展措施,及時止 ...
2023-06-07立夏以來,我國北方出現持續的高溫晴熱天氣。5月份華北和黃淮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、氣溫偏高2-4℃,大部地區日最高氣溫32℃以上、部分地區接近40℃,高溫酷暑天氣提前到來,據中國氣象局預計未來高溫天氣將會持續。 干旱對農作物影響嚴重,特別在作物發育期,持續干旱又沒有雨水灌溉,會對農作物造成非 ...
2023-05-31黨的十八大以來,總書記四次出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,每次都深刻闡釋、系統部署國家糧食安全;十幾年來,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,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;不僅如此,每年去地方考察,都要走進糧田看一看,問問小麥、水稻、玉米、大豆的情況,與農民一起算算收入賬。 每每這時候,總書記都由衷地感嘆 ...
2023-05-27當今時代,以數字化、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蓬勃興起,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加速滲透融合,推動我國農業邁向智慧農業時代。 在此前中央網信辦、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《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(2022-202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計劃》),明確提出“智慧農業創新發展行動 ...
2023-05-18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會議做出的重要決策與部署,將其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點,是“三農”問題解決的切入點[。現階段,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,鄉村與城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,其中,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便是怎樣均勻分布資源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縮小收入分配差距。 對此就必須將高 ...
2023-05-12智慧農業集新興的互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,匯集多種技術成果與專家智慧,通過精細化管理、可視化監測和智能化與科學化決策等,為農副產品產供銷體系的現代化建設、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 中聯新材智慧農業系統依托于大數據積累、分析和處理,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施肥、 ...
2023-04-28目前,我國已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。那么,高標準農田,到底“高”在哪里? 高標準農田第一個“高”表現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。據評估,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能增加10%到20%。部分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可實現“一季千斤、兩季噸糧”。 二是增強了農田抗災減災水平。我國農田受災面積顯著減少 ...
2023-04-21今年以來,廣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統籌部署建設農業強省和實施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,抓住縣域這個重要發力點,破解城鄉二元結構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,突出重點、攻堅克難,切實抓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,加快 ...
2023-04-19農以地為本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: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,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”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、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均對高標準農田建設作出部署。 對于人多地少的我國來說,國情農情決定了我們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,就必須緊緊 ...
2023-04-14在新形勢下,數字鄉村建設是三農工作的重點。數字鄉村建設,除了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需求,還要實現共同富裕和提高鄉村生活服務質量的實際需求。要想更好更快地促進數字鄉村建設,各地必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,從各個方面切入,確保數字鄉村建設正常運行,而這些方面主要包括工作機制以及資源融合等。推動農業農村數字化 ...
2023-04-12版權所有© 保留一切版權 粵ICP備2021090602號